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网站开发网_马鞍山站长网 (https://www.0555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编程 > 正文

三十而立的海南,沧海桑田的变幻

发布时间:2018-04-17 03:43:44 所属栏目:编程 来源:“凡夫俗子话财经”(ID:eric_fuzi) 1987年6
导读:副标题#e# 原标题:三十而立的海南,沧海桑田的变幻 作者:凡夫俗子 来源:“凡夫俗子话财经”(ID:eric_fuzi) 1987年6月12日,正值国家伟大转折伊始。 刚刚在中国东南沿海“画了几个圈”的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在同外宾谈话时,首次公开说:“我们正在

为了贯彻这一发展思路,海南于1993年颁布了《海南省旅游发展规划大纲》,其中赫然写着“批准立项154个旅游开发项目,计划投资总额102.7亿元人民币;拓宽海南与内地的陆岛交通运输渠道,曾凯33条国内航线”,并大力推动亚龙湾国家旅游度假区等旅游开发区和旅游项目的建设工作。1995年后,海南再度祭出大招,开始着手规划建设三亚南山文化苑与博鳌水城等大型旅游开发项目,“旅游开发热”正式到来。

旅游业为龙头的效果颇为显著,无论是接待人次还是营业收入都稳步攀升,其中,前者由1993年的279.41万人次增至1997年的791万人次,后者则由23.97亿元上涨至41.28亿元(详见图6)。

三十而立的海南,沧海桑田的变幻

尽管旅游业的优势与日凸显,但是,1995~1997年GDP增速全国垫底彰显着海南经济并未走出困境,大量公司的倒闭与撤离更是将海南经济推入谷底,而这些,都在倒逼着海南提出新的发展思路。

四、“一省两地”的夯实期

1996年,海南制订发布了《海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其中首次提出了“一省两地”的概念。具体而言,是要把海南建成中国的“新兴工业省、热带高效农业基地和海岛度假休闲旅游胜地”,而这一概念也被确定为海南产业发展新的基本方针。

此后的十多年时间里,尽管在不同阶段有所微调,但海南大体上的发展方向均没有偏离“一省两地”的精髓。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海南再度将发展工业作为重点任务之一。不过这一次,海南人的决心无疑更加坚定,因为几年前房地产泡沫的破裂已经充分印证了发展实体经济的必要性,因此用决策者的话来说:“海南再穷再难都要发展现代工业。”

三十而立的海南,沧海桑田的变幻

当然,不少人对海南发展工业表示担忧:在人们眼里,阳光沙滩、碧海蓝天、水草丰茂、绿水青山就是海南的代名词,倘若发展工业,势必会对海南美好的环境与生态造成破坏。

于是,海南又在2004年提出了“始终坚持不污染环境、不破坏资源、不搞低水平重复建设”的“三不”原则;同时,在定位“一省两地”产业发展思路后,海南还将发展新型工业的重点放在位于西岸的洋浦,从而确保东海岸不受工业影响。

至此,海南经济开始真正展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数据便可说明问题:

1. GDP

海南省经济总量由1995年的363.25亿元上升至2008年的1503.06亿元,年均增速为11.54%,且同比增速也由1995年的3.8%提高至2007年的15.8%,尽管受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有所下滑,但增速依旧高达10.3%(详见图7)。

三十而立的海南,沧海桑田的变幻

2. 工业增加值

(编辑:网站开发网_马鞍山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