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网站开发网_马鞍山站长网 (https://www.0555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创业 > 正文

分答:它跟任何东西都有关,除了知识

发布时间:2016-06-01 13:26:29 所属栏目:创业 来源:pingwest
导读:一夜之间,分答开始流行起来了。在朋友圈到处可以看到答案的分享,还有人点评“原来XXX的声音是这个样子的”。

分答 分答付费语音问题 分答APP

一夜之间,分答开始流行起来了。在朋友圈到处可以看到答案的分享,还有人点评“原来XXX的声音是这个样子的”。

朋友圈的许多内容生产者欢呼雀跃:他们传说,某某大V一天收入了两万,超过了此前值乎的许多许多倍,似乎一条靠回答问题发财的金光大道顿时闪现在眼前,许多人认为这样一来,一直“清贫”的读书人终于出头了。也有人认为这个是苦苦寻求盈利模式而不得的知乎的最终答案。还有人把这与“认知盈余”联系起来,认为这就是盈余的最终形式,等等。

首先要说明的是,我喜欢这个产品,它拥有一个吸引力的许多特征。它是一个很“机敏”的产品:这种“机敏”意味着,用一种巧妙地方式融入潮流,但又不没入其中。从这个角度来说,这是一个很“中产阶级”的产品。

所有人认为“分答”是一个知识产品的人,这一点我举双手反对。实际上大多数人做出知识产品有几个判断:1.它运营方来自于做知识社区的果壳,2.它的人物沉积有许多来自同样做问答的知乎。3.它有一个问答的形式,让人想起了知乎的问答。

但是这种分析是错误的。实际上,至少在目前来看,分答不存在分享知识的能力。这也不是它的目的。它对标的东西不是知乎live,而是微博,或者直播。它是一个让人遐想的模式,可以跟任何东西有关,就是不包括知识。

分答卖的是什么?

分答的基本模式是,通过1分钟回答来减小生产知识的门槛,通过有偿问答来为答题者带来积极性,再通过“偷听”来帮助提问题者分担成本。问题是1分钟能不能提供知识?实际上不能,不光是技术上不能,实际上也不能。

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是午夜的12:47分,我们先来看看热门问题排行榜:

问王思聪:身为霸道总裁的你,撩妹时也会紧张害羞吗?有没有感觉自己情感智商不够用的时刻?(5236人偷偷听)

问王泽其:今天A股沪市上2900点,推荐个股票呗,你下半年看好哪些行业?(2468人偷偷听)

问章子怡:借用汪先生一句名言:子怡,你现在的梦想是什么?(1545人偷偷听)

问章子怡:您能分享一下您的一些育儿经吗?作为母亲最开心的一刻是什么(888人偷偷听)

问冯仑:假如让您从零开始创业,您选择什么具体行业,选择从哪个城市开始?您怎么评价平民子弟刚毕业不久就创业(491人偷偷听)

问刘慈欣:如果你生活在三体的世界里,你是降临派,拯救派还是幸存派?(490人偷偷听)

问佟大为:当年演《奋斗》你引领了Polo衫立领风潮,现在还会这么穿吗?快教教广大男士如何穿衣变时尚(475人偷偷听)

可以看到,大部分的“偷偷听”多的人都是“名人体验”类。还有一个有意思现象是,200-300中间出现了一个断层,而非名人的“偷偷听”受众超过100的寥寥无几。可以看见,对于名人的关注程度远远高于对话题的关注程度,想要靠提问题发家致富,不找名人 —— 而且是收费没那么贵的名人 —— 看来是不行的。(而且别人提了的问题,你还不能再提了)

分答 分答付费语音问题 分答APP

那么如果不看热度,仅看问题回答质量又如何呢?我听了一下午分答,答案大多数类似于这样:首先礼貌的说一句你好,用10秒重复这个问题(有些答题者语速较慢加上磕巴,甚至长到20-30秒),剩下给出一个模糊的,有几分道理但在搜索引擎上似曾相识的答案,结束。

这是回答者不负责任吗?我们如果把它转化为文字,真正回答的内容它实际上从内容的容量上很类似于一条微博。但是实际上还更少,那么请你摸着良心告诉我,你如何去回答这样的一些问题,在一分钟以内?

唱歌不好听应该怎么调节和锻炼?

既想尽职尽责,又想和同事搞好关系,都要花费精力时间,两者如何取舍?

大学这短短长长的几年生活应该怎么过才够味?

想成为有趣的人,应该怎么做?

怎么看待中国的FA市场现状和未来的趋势?

在很多谈“分答”的文章里面,会谈到“分答”降低了生产知识的门槛,不错,的确如此。但是降低了生产知识的门槛同样也意味着“知识”本身的品质的降低。我们把知识分为不同种类,有可能就是纯知识,那么这个知识要发挥作用,就必须要求它具有一定程度完整性,跟别的知识能够连接而非碎片化。如果作为一个解决方案,它能够“用”,那么它不能只是一个粗略的内容,而应该是一个在双方都充分了解对方情境的状况下,进行的有详细操作规程的沟通。

那我们来看看“分答”提供的是什么:一种是纯知识,1分钟,200字,说实话除了态度以外,说不了什么。如果你真正要获取知识,不说知乎,即便百度知道,给你提供答案能够的也比这个更多。第二种是提供某种问题的解决方案,某种能够让人“顿悟”的智慧。有没有在1分钟之内让人能够突然顿悟?就我在在行的情况看,这也是有可能的。但是前提是 —— 在此之前,回答者对提问者清晰,深入的了解。往往简单而切中要害的回答的原因是因为提问者已经充分陈述了自己的状态,而且回答者正好经历过这种状态或者这种案例。但是这样的情况是,回答者完全不了解提问者的身份,再加上提问质量不高。导致许多回答开头往往是说“我不确定你说的是XX还是YY”,然后絮絮叨叨半分钟。真正有价值的只有模糊的而且万精油一句话,然后就没了。

那么为什么大家对“分答”趋之若鹜?事实上,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的回答者的积累:在行和知乎上沉淀的人物给它带来了很多优势。这些人的名气比他们的内容更多,人们了解这些问题,不光是为了内容,也因为他们影响力带来的莫名的光环。我当然知道库里是个超级明星而不仅仅是一个顶尖三分射手,但是虎扑一个普通JR这么说我不信,这句话由张佳玮亲口说出来,我就愿意花钱。这不是知识社交,而是影响力社交。

这是分答目前最核心的东西:提供一种“高雅”的社交体验。

所以,分答的实质,与微博或者直播刚刚开始时候差不多,卖的是一种社交产品而不是知识产品:与大V直接沟通,要害在于“偷听”环节,它提供的是一种虚幻的社交联系的乘积。或者换句话说,它把私人的,独有的社交体验作为一种可复制的商品卖出去了。

社交体验是一种什么东西?我把它分为几个不同的层次。

(1)关注(提供了排除于其他所有人的部分,因而让人获得了被关注感)

(2)文字(专属于个体的服务)

(3)声音(比文字更加亲密的媒介)

(4)见面(类似于在行,但这就更加强烈的专有性)

(5)亲密关系,或者更深入的资源交换

分答在干的事情比知乎更加密切,它拥有了一个貌似专有的声音(如果答主说的“损”一些,生活化一些,那一刻你几乎认为他真的成为了你的智囊或损友)。而偷听这件事又使得这种增加了一种社交的“窥私欲”和对比产生的满足感(你用1块钱听到了4000块钱的内容),这一切让人快乐。远远超出了内容本身的快乐。这种逻辑跟直播实际上是一致的。

就以三万人偷听的“啪啪啪最常用什么样的姿势”这个问题来说,王思聪给出的答案实际上平淡无奇。(更何况这个答案实际上也是一个公众人物唯一能够提供的答案)但是由于王思聪“专门”回答了这一问题,同时又增加了一个声音属性(作为答者“本人”的声音的到场),所以它拥有了价值。

分答 分答付费语音问题 分答APP

那么有人会说,这种价值至少可以让人获得一部分的利润,这对知识是有好处的。这或许正确,但是我们会发现,这样的一个机制实际上受到展示内容所限(当然,这个可以通过一些产品构架上的改动来解决)但就目前来说,它更多有利于的是大V。而不是更多的“中V”或者“小V”。况且不像知乎是长文,微博还有个长微博,“中V”或者“小V”难以通过这个1分钟的平台来向陌生人展现自己的知识背景,又是听前付款。目前来看,它完全可能像微博一样,造成一种大V赢者通吃的局面。这恰恰不是一个有利于内容生产者的模式。

一个真正的知识社区的核心是什么样的?

我有一个观点:社交的核心是大V,知识的核心是中V甚至小V。尤其“中V”,即具备专业知识,在专业领域内拥有知名度和影响力,但这种专业影响力还没有变为更大的公众范围的影响力,他们也还没有到达事业的顶峰。(但至少已经是行业中的核心位置)

为什么这么说?一般而言,我们往往会假定,大V比中V或者小V更成功,所以看上去他们具有更多的知识,更有权威性。但是实际上往往不是。一个人成功,知识实际上只是其中一个因素。但是如果考虑到一些负面因素,整体上看,大V不一定比中V小V好,甚至有可能更糟糕。

人们在比较知乎与微博的时候,往往愿意把知乎作为一个更专业,更精英的平台,但是这在逻辑上是有问题的:至少在上限上看,知乎差不多以李开复作为上限。而微博上较李开复知名度更高的大V还有很多。如果回到2011年的微博,看上去的舆论活跃程度与知乎实际上不相上下,但是从没有人想过微博会成为一个知识的共享场所。

人们认为共享经济的时候,总是有意无意的将认为知识的生产是脱离于交换体系之外,实际上并不是这样。所有的知识都是有成本的,尤其是知乎的知识,单说很多优质答案,非常长,这不是简单的就能写出来的。那么,为什么有人愿意生产有知识的内容,也愿意做出咨询?第一方面是因为他们能够回答:有知识,有素质,有愿意帮助他人的意愿,但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这是一种隐性的交换。类似于北美印第安人所举办的“夸富宴”一样,在社区之中,知识的交换通常通过“礼物”的交换而达成,这种达成不是一种赤裸裸的经济交易,而是在一定的礼俗规矩的维持下,进行的一种隐性交换。大家都这么做,既保证了所有人都可以享受其他人提供的知识红利,又给自己有了一个展示空间,这对大家都是有利的。

(编辑:网站开发网_马鞍山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