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网站开发网_马鞍山站长网 (https://www.0555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访谈 > 正文

对话张泉灵:即便恐惧,也要先满足好奇心

发布时间:2016-04-20 13:15:54 所属栏目:访谈 来源:钛媒体
导读:张泉灵和猎豹移动CEO傅盛在2015年9月创立了紫牛基金和紫牛创业营,这背后的LP阵容还包括罗振宇、李学凌、张颖、姚劲波、徐小平、苏芒等人。从明星主持人到投资业界的新人,

摘要: 张泉灵和猎豹移动CEO傅盛在2015年9月创立了紫牛基金和紫牛创业营,这背后的LP阵容还包括罗振宇、李学凌、张颖、姚劲波、徐小平、苏芒等人。从明星主持人到投资业界的新人,张泉灵坦诚的讲述了她的心路历程。

钛媒体注:刚刚转型为投资人的央视主持人张泉灵,3月9日再次以主持人的身份出现在腾讯视频对AlphaGo和战世界围棋冠军的「人机大战」直播中,张泉灵的表现很专业,直播被评价为“编排非常合理”。张泉灵近日接受了钛媒体记者的专访,这次我们深入聊聊她的职业选择和心路历程:

创业 张泉灵 猎豹移动 傅盛

张泉灵在中国女性领导力论坛上演讲

张泉灵在2015年夏天成为又一位出走央视的主持人。她在张泉灵辞职日记中说自己希望跳出鱼缸,跳出“固定的思维模式”;她也快速进入角色,在钛媒体上发布投资视角的观点文章《啥样的内容更赚钱?视频!》。

钛媒体记者在智联招聘的发布会上再次见到了张泉灵。采访当天,张泉灵的小孩突然生病,采访完她必须先回去带孩子看病。素颜的张泉灵有些焦急地大步走进采访室,但是一看到记者,她职业性的调整好状态,微笑瞬间浮现在脸上。这个40+的女人,经历了央视的盛名之后,选择重新出发,在一个完全未知的领域里创业。但钛媒体记者看不到她脸上的倦容,飞快的语速和明亮的眼睛告诉大家,她正享受当下的创业激情。

好奇心

“很多人选职业的时候可能会有很多维度,比如说收入、成长性,可以学习的空间、人际关系,离家里远近等等。对我来说可能职业中最最重要的维度只有一个——就是它能不能满足我的好奇心。”张泉灵这样告诉钛媒体记者。

张泉灵的第一份职业,就跟满足好奇心有直接的关联。她在北大的时候,在大三代表了北大参加中央电视台系列节目《中华文明之光》150多集的录制,需要去到全国各地追溯中国历史的发展。

在大学三年级张泉灵就已经走过完整的丝绸之路。节目的嘉宾主持有北大的老师和学生,关于汉代和唐代的陵墓雕塑的知识,是叶朗教授带领下学习的,叶老师在高宗的墓前给张泉灵讲狮子的雕塑为什么有强壮的胸肌,为什么汉代的雕塑更多是那样的浮雕,而不是圆雕,圆雕什么时候出现的,代表的民族精神以及精神学是怎样的……这些事情极大的满足了她的好奇心。

做记者之后,张泉灵觉得“自己的一辈子就像别人的几辈子”,所以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张泉灵对记者这个职业极为满意,因为它真的最大程度的满足了自己的好奇心。然而直到有一天张泉灵意识到,这个世界正在发生一个巨大的变革——互联网的崛起。

它不像15年或者10年前那一批门户网站的崛起,改变了信息传递方式,改变了信息提供的平台。今天人类的生活,一切似乎都可以在手机上去完成,包括最基础的通信、生活的服务信息、寻找工作、社交,手机代表着一个巨大的入口,在这样的情况下,“媒介”正被巨大的改变着。作为一个媒体人,张泉灵是会有恐慌的。“当你慢慢深入去了解之后,你会觉得这个世界像一本书一样的正在翻页,这一页压下来的时候,如果你不能够跳出这个视角重新去理解的话,你就可能被压在底下,会变成一个二次元的动物。”

很长一段时间,张泉灵就活在那样一种恐惧当中,直到有一天她下定决心,以前得到的名气、经验,这一切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自己是否还有好奇心,可以重新开始一次。这个时候,当有人跟张泉灵说“你来做投资吧”,她意识到这可能是除了记者之外,可以满足自己好奇心的另一个新职业。

作为投资人去拜访一个企业的时候,管理者不能严格的保密,他必须跟投资人分享自己的整个思路,张泉灵每天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不同的创业企业,他们对未来有着不同的判断和思考。在她看来,这真的是一件非常非常有趣的事情。

“在我们的训练营当中,每一批新的学员都会上一堂课,这堂课在斯坦福大学也是比较热的,专门针对产品经理,这个训练做的第一步的事情,就是你给五年以后做一个预测,这个预测是一个封闭型的预测,不是异想天开的。”

张泉灵告诉钛媒体,训练课程上的问题会涉及到:这个世界五年以后我们还用手机吗?而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思考者可能要理解更多技术发展的脉络,比如说目前手机的痛点是什么?如果电池是它的痛点,电池正在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可能出现柔性的电池吗?可能出现无限充电的更有效率的技术吗?电池可以变得更轻更薄吗?显示屏一定要在手机上吗,是否有其他的技术可以实现到处都是显示屏?是否会有穿戴设备来替代手机呢?如果还有手机的话,它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张泉灵发现,当自己去做这样的预测和预想的时候,一切都不是停滞的,所有的都会跟着它变化。接下来自己还会延伸想到,如果我们不再使用手机,那信息获取方式又是呢?因为这个改变是否又有新的改变、痛点和需求呢?当然,一定会有新的痛点,在那样的基础之上,是否有新的产品面对这些呢?

这样的思维训练方法,“简直像当年爱因斯坦在自己房间里不需要大量的计算,不需要大量的实验设备,仅仅在脑子里做了各种各样的假设,就发现了相对论证似的;爱因斯坦发现狭义相对论并没有特别多计算的,直到广义的时候,他才补修了一个课程,叫做微积分”。张泉灵希望让学员抱着好奇心去预测未来,这也是她自己热衷和最感兴趣的部分。

恐惧

关于恐惧,很多人都会问张泉灵一个相同的问题,离开熟悉的环境和职业是否害怕?

“怎么能不害怕呢。”张泉灵过去的一切,是她用了整整18年时间去积累建立起来的。但是她不懂互联网,更不懂投资,甚至没有带过大的团队,没有管理经验,自己该怎么开始呢。

而另外一层的恐惧是张泉灵自己没有意识到的,即便在几个月之前,在她离开了央视之后,她也不会在公众场合去承认,自己的“名人包袱”。张泉灵在主持人的领域里,已经做到了很高的知名度,受到同业和观众认可,闯入新的领域会不会失败?失败了之后能否承受可能要比别人大得多的压力?张泉灵花了好几个月的时间去调整自己内心的恐惧。

在写辞职信的时候,她虽然这样写道:“即便失败了又怎样。”可现实是,张泉灵的确换了一个新空间、新的视角和思维方式。必须要承认,自己重新归零了。但是归零的同时,还要承受的是曾经出过多大的名,未来就要挨得起多大的骂。只有把这两个合在一起,才能放下内心的恐惧。

平衡

如何去平衡生活与事业的关系,似乎只有女性才会被问到这个问题。

张泉灵对于平衡的理解,是时间和空间上双重的平衡。“因为大家理解空间上的平衡,比如说你有一份精力,50%花在工作上,50%花在家庭上,又要爱老公,又要带孩子,就显是圆满的样子了。这是大家简单的对空间的精力分布的理解。”

张泉灵认为,还有一层是时间维度平衡。现在这个阶段对于张泉灵来说,就是开了一门新课,当然要花更多的时间,在这种的情况下,还有没有平衡的可能性。张泉灵承认,自己一定花了比以往更多时间在工作当中。但是,好在有一点保证了生活状态的平衡,那就是你找对了那个跟你价值观一样的老公。

所以,“嫁得好”真的很重要,不是那个人多有名,多有钱,而是那个人是否跟你保持同样的价值观。在自己需要一个新的平衡的时候,丈夫是否会全力的支持自己,这对张泉灵是最重要的平衡支点。

“你们还要生活很多年,你们在老了的时候,你们是否会有共同的话题?你每天在这么快的学习,他跟你同步吗?这才是在我看来嫁得好的最根本的事情。我在认识我先生的时候,就处在一个蛮忙碌的工作状态,他知道事业对我的重要性,他知道满足好奇心对我的重要性,所以我转行的时候,他并没有那么高的支持度,但是他知道我是一个需要被满足好奇心的人,他就同意。

之前因为误诊,张泉灵换上癌症的消息不胫而走。说到这里,她反而笑了,“很感谢那次误诊,让我意识到生命的重要。我当时想,如果生命到这个位置停止的话,我是不会后悔的;那么它再延长一倍的话,如果我还有四十多年的时间,我又应该做些什么?”

带着恐惧之后的思考,让张泉灵庆幸自己选择了冒险。

附:钛媒体与张泉灵对话实录

钛媒体:我们都知道您离开央视就是换了另外一种方式,大家都觉得可能因为网上也有很多消息,说是因为身体出现了原因,就是类似于癌症,不知道这个是真的吗?身体情况怎么样呢?

张泉灵:你知道我们电视台做过一次实验,任何的新闻当中,只要提到癌这个字,所有的注意力都会暴涨,会出现一个瞬间的收视率上升,所以我认为,这只是不同的媒体用来提高注意力的一种方式,是一种标题的方式。对我来说,我一直说特别清楚,就是我其实只是在去年年初的时候,经历过一次自己吓唬自己的过程,所以本质上它并没有跟“癌”产生太多的关联。

但是这个经历给了我一段时间,让我去认真的思考,就是如果生命到这个位置停止的话,我是不会后悔的。那么它再延长一倍的话,如果我还有四十多年的时间,我应该做什么?我想这是促进我改变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催化剂。

钛媒体: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就会想离开央视这个平台呢?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这种想法?

张泉灵:我觉得应该是在2014年的年底之后,因为这段时间你能看到互联网快速的崛起,它的崛起跟当年的门户网站的崛起还有不同的地方。它不仅仅给你提供信息,甚至它已经深入到了你生活的方方面面。

今天手机不仅仅是你的一个阅读器,不仅仅是你的一个通讯工具,几乎所有的身边的事情都可以在手机上完成,当这样的一个移动时代到来的时候,它对于传统媒体的挑战,我想不仅仅是把观众分流了。所以它促发这样一个媒体人,更多的去考虑:互联网到底是什么?那我们在外围看到的是否仅仅是冰山一角,如果不可避免呢?它会成为时代的潮流,它会成为改变你生活的一件利器的话,应该更多的去了解它吗?

(编辑:网站开发网_马鞍山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