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草根网 (https://www.0555zz.com/)- 数据标注、建站、AI硬件、智能营销、数据计算!
当前位置: 首页 > 业界 > 正文

云南天文台揭秘太阳U形暗条形成机制

发布时间:2023-08-07 12:00:23 所属栏目:业界 来源:转载
导读:   最近来自中国国家科学研究院云南天文台的研究人员已经揭开了隐藏在恒星光亮背景下的细节。他们成功分辨出了太阳黑子条和相邻的色球条纹之间的关系,连续磁重联导致的一个U形暗条的形成
  最近来自中国国家科学研究院云南天文台的研究人员已经揭开了隐藏在恒星光亮背景下的细节。他们成功分辨出了太阳黑子条和相邻的色球条纹之间的关系,连续磁重联导致的一个U形暗条的形成机制,国际天文学期刊《天体物理学报》发表了相关成果。
 
  太阳暗条的形成,不但涉及暗条磁结构的形成,还会涉及暗条物质的补给。与暗条形成相关的磁重联机制有很多,相同的是,通过重联的作用,或者注入物质或者是形成扭缠的磁结构,都会导致一个新暗条的形成。
 
  云南天文台杨丽平博士和导师闫晓理研究员等人利用抚仙湖太阳观测和研究基地一米新真空太阳望远镜,以及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太阳动力学天文台所获得的高时空分辨率和多波段观测数据,通过对2012年10月25日活动区11598中一个U形暗条形成过程的研究,发现当一个暗条和与它相邻的色球纤维靠近时,它们之间会发生连续磁重联。
 
  连续磁重联的观测证据,表现为在磁重联位置观测到增亮和磁对消,色球纤维在重联位置外观上发生明显变化,并伴随着一些新磁环的不断形成和积累,以及等离子体从重联位置沿着新形成的磁环传播。这表明暗条和色球纤维的磁拓扑结构发生了改变。连续磁重联导致了一个较长U形暗条的形成,而在U形暗条形成期间,发生了两次主要的磁能释放。在这两次重要的能量释放过程中,由上而下从重联等离子体位置向上注入的等离子体为U形暗条的形成提供了至关重要的一部分物质。
 
  此项研究发现连续磁重联导致U形暗条的形成。非线性无力场外推的结果表明,连续磁重联后暗条的磁拓扑结构发生了明显改变,这与观测结果一致,并进一步证实U形暗条的形成及暗条和色球纤维之间连续磁重联的发生。研究人员认为,这一发现有助于揭示暗条的形成机制,为深入研究暗条的磁性提供重要依据。

(编辑:草根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