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网站开发网_马鞍山站长网 (https://www.0555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运营 > 正文

简书困局:工具小众,增长拐点,商业化不利

发布时间:2016-08-10 16:30:34 所属栏目:运营 来源:运营有毒
导读:内容一直是流量的圣地,从早期的小说阅读网站,到自媒体在线创作、内容分发、以及线上IP孵化,内容的链条和变现维度更加丰富。今日头条、百度百家等平台,从内容消费到内容

进入增长期后,自然不用线上一对一邀请,而是可以从圈子进行整体突破。不同类型的作者圈,规划方式不同。比如校园文学社、地区文学圈等具有地域特征的,通过地域的组织负责人或积极分子,开展资源扶持、赛事活动等方式,或建立区域联盟,扶持运营者,逐个地域整体渗透。

对于新媒体圈,有地域的组织,也有线上的头部聚集平台,他们对范围内的自媒体人有组织和号召能力,通过资源和内容合作来批量拓展,这批用户本身也具有很强的内容和传播影响力。

商业化的运营延伸

在持续增长的同时,简书产生商业化的探索需求,在商业的气息下,也会带来丰富的运营玩法,甚至带来意想不到的三赢效果。

从周边产品的销售、用户技能和需求挖掘,到商业伙伴的品牌合作,我们看看简书多样的商业化步伐。

一、电商与服务

电商一般是围绕产业链上的用户需求或周边来提供商品,通过流量入口或场景导购来促进成交。简书在这块有过不同的角度的尝试,但没有深入,没有得到很好的定位和效果。

1、2014.12.05 “简书市集”上线,销售周边产品,比如明信片、笔记本、名片。目前还包括推荐书、“简书包”,实物sku非常少,只是利用了微信的店铺系统,占用公众号菜单的一个二级入口。

1.jpg

简书仅是通过部分活动整体宣传市集,而没有对每一件商品设计好的推荐场景,比如利用图书的内容桥段开展主题活动,或邀请契合度高的作者做推荐。

图书的SKU扩展性很大,加上简书的用户类型丰富,有很好的变现机会。

2、2015.6.24 简书发起“出租时间”项目,让用户出售“服务”,按时间收费,希望作者除了文章外,可以和粉丝有更多的互动。推广上,作者通过文章介绍自己、服务内容和价格,官方审核通过后,在官方微店里上架一个“商品”,作者再将商品二维码加入文章内容。简书通过资源位推荐,成交后抽佣30%。

1.jpg

目前官网微店中上架的服务数量也只有7个,项目效果不佳。

在技能服务领域,流量有2个来源,第一来源于官网推荐或分类搜索,参考“在行”,也并没有达成市场预期。第二,粉丝群体,但简书上粉丝社交属性也并不够(通过文章复读比例,以及首页流量带来的阅读比例可以判断),跟微信公众号的粉丝粘性相比也差了不少,也并不能支撑足够的服务数量。

二、基于重叠用户属性的合作

这个的理念跟APP换量差不多,用户有共性,但产品不竞争。加上作为中性的工具和内容平台,简书的合作对象很广泛,比如每一个不同的专题都代表不同领域的用户群体。跟换量相比,将互动和品牌互推做得更深入。

2016.01.22 联合扇贝APP发起“英文情诗翻译大赛”,从活动公告展示的三则情诗中任选一则,跟帖回复翻译内容,两个产品的官网同时推广。

2016.02.22,简书联合 CODING,开展“程序猿给自己的三行情书”活动,在活动公告下方用自己行业的术语,写一份独特的三行情书。

1.jpg

这两个活动,利用简书挖掘出共同领域或属性的用户参与,除了品牌效应外,对于简书也是一种运营垂直用户的手段。从长久来说,

可以将这类活动的权限给到“专题”运营者手中,提供合作和流量资源,进行活动报备和监控。

三、内容的商业化

这类尝试,引入更“强势”的品牌方,围绕主题内容创作开展活动,在预算投入和活动流程上更为规范,会带来意想不到的传播效果。

2016.03.08 简书联合“PentaQ 刺猬电竞社《开展“我的LOL电竞故事》征文大赛,用户在简书上发表电竞故事文章,向《电竞故事征文大赛》专题投稿。累计收到117篇文章,专题关注数147。

2016.05.06  简书联合“魅族”开展神转折故事大赛,向活动专题《神转折,全简书我只服你一个》投稿,并要求在文末或文中,毫无违和地植入魅族产品信息。3032篇文章,专题关注数7200。

1.jpg

这两个活动在内容选题上,前者品牌属性更强但用户垂直;后者内容的品牌植入更为巧妙,很多文章产生自传播,带来意外的品牌效应。活动产生的优质文章,品牌方有权商业使用。

品牌方跟内容主题的垂直深度,或者大众化程度,决定参与用户和产生内容的数量。但无论如何,还有一个关键点,就是在活动过程中,要把产生的优质内容投入预算和精准渠道去分发和推广。

中心化的突破

中心化并非是绝对意义的,出发点是为了把控内容方向,避免出现流量大V,流量的中心化不是目的。

工具+内容社区的属性,相比所有用户“写作共性”的价值外,垂直领域和个性化的用户群体价值更值得挖掘,才能有更广泛的商业价值空间。

内容核心机制中心化,搭配运营权限和阅读体验去中心化,让不同领域的用户组织实现独立地深度运营,也许更值得期待。

作者:天佐(微信公众号:运营有毒,yyyoudu)。擅长案例分析,线上运营和推广。本文由作者授权站长之家发布

(编辑:网站开发网_马鞍山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